整顿在即 废品收购站却摇身一变成“工业园”

    废品收购站盘踞多年,社区决心整顿。然而,就在社区打算下手的时候,收购站却疯狂扩张,摇身变成一个集废品收购站、大理石加工、废旧钢筋加工、塑料粒子等各种产业的“综合工业园”。

    迅速扩张的“工业园”将触手伸进了老山边缘的灌木林,老山周边树林火光闪烁。当地街道表示,他们也在密切关注这个问题,拟先消除火灾隐患,再拆除违建,继而取缔产业——所有行动都将真的实现零补偿,坚决让建违者自食其果。

    违建园插进老山

    在浦口区沿山大道229号附近,原先有一处废品收购站,占地不大,经营多年。

    随着江北新城的建设,沿山大道的南侧,高楼拔地而起,而当地社区也开始集中梳理沿山大道两侧的环境,这处垃圾收购站被纳入了整顿计划。

    据悉,整顿回收土地的通知,是今年年中发下去的,而差不多同一时间里,这个小小的垃圾收购站,竟然急剧扩大,由一个占地一两亩的小收购站,迅速扩大成了占地十亩左右的违章“工业园”。

    几个月后的现在,现场面目全非:大门虽然没有门头,但宽阔到足以让大型施工机械进出,进门右手边是一个洗车场,边上是一个小吃部。

    山口的火灾隐患

    这个违建工业园位于老山南麓,与老山灌木林直接相连。违建园位于一个山坡上,下有水潭,现在已经被污染得很严重了。收购站内,环境脏乱差,但比污染问题更为紧迫的,是火灾安全隐患问题:搭建基本都是易燃材料,而且,现场堆积物数量巨大,基本都是易燃物。

    最为严重的是明火,小吃部里,锅灶齐全,时刻在忙碌,低矮的建筑物里,忙碌不堪;隔壁的钢筋加工区,电焊等工具也在忙碌,中间的住宅区,电线私拉乱接也很严重。

    让人惊讶的,是这个塑料粒子加工区里,全是细小的塑料粒子,但工人竟然在里面抽烟。在他的身后,就是一个灶台,里面燃着明火。这个明火灶台的边上,几米远处就是老山灌木层,前方两三公里的地方,就是老山森林公园。

    当地居民告诉记者,他们之前在沿山大道上,发现老山林区里冒起黑烟,于是惊呼山中失火,赶到现场之后才发现了这个胆大妄为的违章建筑。

    让建违者自食苦果

    据介绍,土地是从一位当地人手中租来的,由几部分构成,一部分是集体地,一部分是租社区的,租地用途都是纯农业用途。

    但是,从当地人手中租来了土地之后,收购站经营者实际干的却不是“农业用途”,社区也意识到该问题不妥,于是采取了一些必要的手段,包括法律手段收回该土地,目前收回土地还在继续中,程序正在走。

    也许是意识到可能被集中整顿,试图在整顿之前,大动作建设,造成既成事实,这些人骤然加紧了建设步伐,采用的都是毛竹之类的建材,几番动静不大但进度极快的建设以后,这里就形成了规模巨大的“工业园”。

    街道方面表示,无论如何,违建的性质是定下来了,他们将会组织拆除,并且完全零补偿,一定要让对方承担高额的违法成本,这个基本原则不会变。

    当地街道还表示,下一步,最紧急的是消除火灾隐患,其次,将组织联合执法,阻断违建工业园里的非法加工产业,再其次就是彻底拆除这个工业园,恢复现场的植被和环境。

    苦果越“苦”越能以儆效尤

    和执法者比赛,试图在执法者动手之前,形成事实,走向僵持,这些建违者的行为,嚣张而疯狂。

    他们所倚仗的是什么?很简单,期待执法的高额成本,巨大难度,浩大工程,纷繁环节,最终让执法者却步。

    执法的效果,应和被执法者的痛楚成正比??在执法者付出沉重的代价、巨大的执法成本之后,我们同步要做的,是让违法成本也尽量变大,让对方的痛感也更明显更强烈。绝不可心慈手软,一旦“零补偿拆违”变成了“违建成本补偿”,执法的结果就成了“敌快我痛”,这会损伤执法积极性,同时鼓励违法者。所以,这一次,街道执法的方向是对的,坚决零补偿拆除,让对方自食苦果。要紧的是,在执法过程中,装狠不成的建违者极可能随时变身“可怜的受害人”形象,打击断不能中途停止,只有让建违者跌得惨摔得狠,才能更好地以儆效尤。